自塑与他塑的反讽——Mr.Miss《低语》赏析

2023-08-20 12:49:37 来源: 哔哩哔哩

前言:笔者本人毫无乐理知识,以下所有分析均源于个人感受。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有相悖,你的才对。

背景:《低语》为于2023年8月9日发布的新单曲。创作源为组合为参加大型音乐(乐队)类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第三季所准备的原创歌曲。作词:刘恋、沈辛成;作曲:杜凯;编曲:杨明(长号)、杜凯。低语正式舞台为2023年8月11日上线爱奇艺平台的《乐队的夏天》第三季第一期表演。首演live为2023年8月12日重庆仙女山音乐节。

歌曲部分:在初听发行单曲时,由于个人听觉习惯,会首先注意到作曲编曲部分,听完之后的第一感受是——杜凯妥协了。


(相关资料图)

歌曲本身呈三幕式结构(戏剧上的说法,非三段式曲式概念),包括A段、B段本身也是趋近于三段式。

歌曲intro以《the james bond theme》相同旋律引入,以小号和吉他(乐夏版为贝斯)为主渐入,营造出神秘感、紧张感。

第一段前奏为轻伴奏,后段(与第二段主歌相辉映)加入多管乐、贝斯、钢琴等底色,然后用号声突入副歌,一步步将所配器乐编制全部网罗,一步步加强听感。

中间利用多重奏进行剧幕化过渡。

第二段主歌+副歌是对中心部分进行二次建筑音阶印象,采用循环式强调及复现,加强曲调记忆。

C段部分采用变奏及升调,调动听众情绪,并在高潮时用大输出做收尾。

编曲上的多层次及细致,器乐部分的分开使用、多重奏的精准输出,诸如此类的精心设置,也掩盖不住歌曲本身从头到尾的结构全部在向流行歌曲的调式和听觉习惯靠拢的本质。

歌词部分:以女性主义出发,毕竟女人排在男人和人后面,所以哪怕是在写女人,但因为女人本身的底层性,几乎能适用于之上的任何人。但若是将它用在女人之外,恐怕就失去了歌词本身想制造的批判性了。

这个社会等着你,等着()教化你,等着()剥削你,但同时又怕你不被教化、不被剥削。所以才要用“爱”来浪漫化、糖果化教化和剥削,爱是神话故事里最荒谬的谎言。

简单的提歌词里的几个意向吧,解读这首词的已经非常多了。

歌词里提到的几个故事:

1、爱神阿弗洛狄忒(古罗马神话里叫维纳斯),断臂的维纳斯,被集体的“人”所定义的人类最具象和最集中的美;

2、几声悲鸣毁掉一座古迹,指的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典故(有非常多的版本);

3、海神犯的错,惩罚给了我,用这悲剧装点英雄的传说。这里应该是引用的奥德赛《变形记》里海神波塞冬强暴了美杜莎的典故,美杜莎受到惩罚被变成了蛇发女妖,后被“英雄”珀尔修斯斩杀,先给雅典娜;

4、谁还没写完他的奏鸣曲,欢迎用我的作品。那些原有女性书写的历史、功绩,由女生开创的先河,由女性贡献的所有技术、作品,被涂改为男性所属。但那又如何呢,日月山河一色之时,属于我的你夺不去,我也会依旧按照我的想法狂奔向属于我的自由。

而这首歌的讽刺意味则恰恰在于歌词与曲调的交融。

一个在诉说着要坚持自我,不愿意被周围一切规则、一切低语驯化,一个却在无形之中,因为规则也好、因为低语也好,妥协进入了驯化之中。

多么可悲而可笑。

会有这样的情况,就不得不提及乐夏版《低语》,毕竟这首歌是为了这个舞台才创作出来的。

或许也正因为第一季的败北,作为一个垂直领域市场较小、蛋糕还没有做大的风格或类型,如何能够让更多人看到、知道他们,才是当务之急。于是,从这个舞台上走下去,才是他们的第一考量。这种考量不仅仅体现在编曲对于受众审美、综艺节目赛制的迎合上,还体现在舞台表演的视效化上(比起其他乐队舞美帮助很大,他们几乎全部是靠自己)。

可能有人会说,不要老是低估观众的审美。你的东西不行就是不行,不是观众不行。

但我想说的是,有些东西就是有门槛的。是需要培养受众审美的。

事实上,如果他们在这个舞台上继续演出的纯粹是他们在耕耘和开拓的音乐类型,我想,等待他们的一定又是同样的结局。

而现在的结果,已经是在音乐风格和“比赛”之间妥协后的结果了。

这就是这首歌另一个讽刺的地方了。

从先导片的草坪见面,这个节目就充斥着令人发疯的男性比例。更不用说在第一期的舞台上,两个拥有女主唱的乐队,被主持人团队所进行的评价角度,尽管没有像他们第一季站在这个舞台那般窒息,但也足够令人不适了。

在此还要“感谢”一下大张伟点出了“刘背”,在这个舞台之上的审视目光那么多,就像刘恋扑闪上了荧光粉的背一样,每个人都要低语一番。只顾着展示美貌了啊,为什么要露背利用女“性”魅力啊等等。这些就像是被她算计在内的一样,她用背影回怼你,你就马上用“言语”书写她的身体。

同时,被“书写”掉的还有她右臂上的纹身。第一季时,它被长裙的袖子遮挡、被西装外套遮挡。而在这一季,和其他所有有纹身的音乐人一样,被胶带所遮挡。但因为纹身花纹上的意义,比起纹身行为本身,这种遮挡变成了一种比他人更为强化的规训。就像之前看到过的一个评论,在第一季还有彩虹色的她,在这一季被改写成了黑白。

当然,刘恋也不负使命,拿出了这一年来学习的成果,从表演上全方位调动观众情绪。

如果说,其他乐队、其他歌手是更偏向于情绪化、技巧性的演唱歌曲的话,那么他们则是需要演绎歌曲,是要用表演来展现他们歌曲里的故事性。因为他们本身的音乐、包括歌词的写作方向,全部都带有强烈的剧幕性质的。

乐夏上,这种演绎变成了刘恋的独角戏。这是我觉得还有进步空间的地方,也是目前作为组合存在的一个极大问题——杜凯必须要参与演出(不是演唱、是演出)。如果他还想继续保持所谓的台前身份,而不只是制作人身份的话。

在演出中,有一个明显的镜头,就是刘恋走到杜凯身边,跟他要反应。至少在这个时候,他需要有能给回刘恋情绪的能力,不能让刘恋这种舞台表演上的张力生生断掉,只存在她一个人身上。这和他负责什么部分无关。就像有些乐队,主唱和吉他手之间也是有情绪的互动,可以是表情、可以是手势,甚至乐手自己也是在演奏时可能饱含了情绪感的演绎。

立麦的确会限制部分行动,但身体语言上的情绪感、表情上的情绪感,以及这两个部分与主唱之间的互动感,都是可以设计、演练的。要融入到歌曲的故事、情感之中,甚至在舞台编排时,就作为一个演出配角来进行编排,卡准点,进行情绪张力的互动,来丰富歌曲和故事。

同时,刘恋的这种明星化的演绎,又带来另一个问题。

就是在这个舞台上,她的独立(indie)气质是非常淡的,充斥着一种被主流规训或者说向主流看齐的明星感。(在这里我没有对这种明星感进行褒贬,只是描述一种客观感受。)

不同于浪3的舞台,在主流明星充斥的舞台上,她的小众音乐人身份也好、斜杠青年身份也好,是浪3舞台上的差异化优势,是亮眼的,是能够引起好感的。

而乐夏(摇滚)的舞台,本就是寻求个性为主基调的场地,这种明星化可能反而会引起另一种负面效应。

主流对小众的博弈。一个是在主流舞台上的小众,一个是在小众舞台(以小众为主流)上的“主流”(与“小众”相对的“主流”)。反馈可能天差地别。

当然,我只是提出这种疑问,哪个方向更好,或者说哪个方向更适合,我也给不出有效建议。只是,她身上indie女主唱的气质真的已经快要流失殆尽了,留下来的是一种明星气质,只要有镜头在、只要进入了工作状态。

indie女主唱的气质也不是一种统一的气质,而是一种笼统的气质,是一个无数种特立独行、独树一帜的气质的集合。就像是不同风格、不同乐队的那些女主唱们站在一起或者单独站在舞台上,你都能看出,她就是做小众音乐的,在音乐上熠熠发光。而离开舞台之后,她们就像是主动熄灭了星光一样,不聊音乐时,成为了一个个你我一样的普通人。

以上,是我暂且粗浅的思考和解析。这洋洋洒洒的三千小字,又何尝不是另一种低语呢。@MrMiss刘恋杜凯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