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稳兜住百姓健康的网底——长汀综合试验区建设654天记 世界快看

2023-06-05 22:23:47 来源: 福建卫生报

2021年8月,长汀县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为“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这座被红医精神浸润的千年古城,迎来了医疗健康服务建设的历史机遇。

面对财力不足、医疗配置有限的局面,如何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如何迎难而上,实现思想“破冰”、工作“破局”、发展“破题”?如何为55万汀州父老闯出新路,让居民健康更有“医”靠?围绕“县强、乡活、村稳”的改革目标,长汀在一系列难点重点上努力创新,用改革者的意志和决心,走出了一条强基层、惠民生的探索路径。

有力领导 合力攻坚


(资料图片)

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破局,需要资源,更需要人、财、物全方位的支持,“建立强有力的党委政府领导的工作机制”,试验区建设迈出了开局第一步。

党政“一把手”挂帅、党委副书记统筹协调、政府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领导机制迅速建立,试验区建设工作专班成立,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很快形成。

县财政建立起“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的运行保障机制,县总医院运行管理工作经费和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单位全额拨款都有了保证。

很快,投资2.49亿元,新桥医学观察大楼、河田综合门诊大楼等15个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项目相继新建,3个次中心购置了CT机,所有乡镇卫生院均配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等先进仪器,保证每一分钱都真正花在刀刃上。

硬件有了,技术也不能“软”,才能让医生“接得住”,患者“信得过”“留得下”。

长汀5个重要卫生院,作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次中心,按二级医院标准建设,18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11家通过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评审、7家通过“推荐标准”评审,新桥、河田两镇中心卫生院通过国家“社区医院”建设评估。软硬件同步升级,让基层门诊量也肉眼可见地“涨”了起来,2022年,全县基层门诊量占比达65.6%。

县委书记赖进益(左四)带队调研长汀县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工作

与此同时,乡镇信息化程度低的难题又摆在了决策者面前。

通过整合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微医健康一体机等系统和设备信息资源,长汀县建设起集中管理、统一高效的“互联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系统平台和区域“互联网+智能移动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实现了居民健康信息数据互联互通,能同时满足监管部门、医疗机构、医生、百姓对信息的不同需求。

有了信息数据平台的支撑,云巡诊成为了现实。居民用身份证识别登记,即可在云巡诊车内接受14大项健康体检,结果自动汇总上传,与数字健康服务平台无缝对接,生成打印报告并进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仅2022年,云巡诊车服务覆盖18个乡镇261个村,服务1万余人次,让更多民众“足不出户”体验到高水平的检查医疗服务,也打通了健康服务的“最后一百米”。

以强有力的党委政府领导工作机制为驱动,统筹全局,试验区建设专班还试水基层人员编制管理、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县域扩容等,向下联动乡镇,向外与广州结成湾区老区联动,形成试验区建设的强大合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均衡布局 创新共建

中心、龙头、枢纽各司其责

破冰,离不开“创新”的勇气。

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如何创新布局,打破不均?“我们通过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探索打造‘1+2+5+13’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样板。”长汀县卫生健康局吴升峰局长说。

以1家总医院为“中枢”,汀州医院、县妇幼保健院2家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5个医疗次中心为“桥梁”,13家中小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网底”,这个别具一格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既实现了县域全覆盖,又极大拉动了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提升,乡镇居民看病就医更方便了。

在铁长镇卫生院,大同镇卫生院医疗组组长、副主任医师林伟明告诉记者,他们每周最少有2位医生到铁长帮助门诊。“铁长人口少,各村偏远分散,医疗技术也相对薄弱,需要帮扶。铁长卫生院医生护士,也会轮流到大同卫生院学习提升。”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化两家卫生院强弱矛盾为互助共生。

庵杰卫生院刘秋涛医生(左一)上门为84岁刘阿婆做身体检查

新桥镇中心卫生院的远程会诊室里,一场和汀州医院儿科刘晓娟医师的线上会诊正在进行。经诊断患儿异常喘息为毛细支气管炎,提供医疗方案后,刘晓娟嘱咐新桥卫生院医生:“如患儿病情仍不好转,就通过‘绿色通道’转诊来汀州医院。”

县乡两级双向转诊制度,明确了医共体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功能定位,县级医院不仅开辟“绿色通道”,还为乡镇卫生院预留专家门诊号、住院病床,开设联合病房等。

同样方便的,还有上级医院就诊后的下转病人。通过完善医保差别化支付条件,病人可按规定开具延伸处方。上下级医院强化联动以来,全县下转病人8742人次,较上年增长105%,上转病人11472人次,较上年增长92%。

数据背后,是试验区进行的大量探索与努力。

汀州医院新生儿icu赖小萍主任耐心为黄疸新生儿喂奶粉

实行医保打包支付、资源配置、信息化管理、集中采购、医疗质量管理“五统一”;5个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次中心各帮扶2-3个一般卫生院,并对五个边远小卫生院实行“托管”,以“大”带“小”,以“强”扶“弱”的“五托管”。

建设心电诊断、病理诊断、医学影像、远程会诊、临床检验、消毒供应“六大中心”一体化服务,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2022年,“六大中心”协助基层会诊检查4万余人次。

组建县域高血压病、糖尿病专病联盟,康复、中医、呼吸专科联盟,发挥联盟作用,畅通诊疗渠道,优化服务流程。仅2022年,全县专病专科联盟就诊疗60余万人次。

通过均衡布局,盘活优势医疗资源,一般的病在市县诊疗,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的分级诊疗局面已初步形成。

公平可及 健康兜底

打造让人民满意的乡村医卫体系

破题,只为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体系,让群众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这两天早晚温差大,多穿衣服,别着凉了。”护理人员一边轻轻为101岁的夏阿婆梳头,一边叮嘱。4月的长汀,乍暖还寒,但这平常的一幕却很暖心。新桥镇中心卫生院医养中心开放床位250张,目前已入住180余人,大多是失能失智、空巢或残疾老人。

医养中心设立康复科、老年科、托养区,推行“无陪护”服务,且收费低廉,全失能老人的护工费每月仅1500元。“费用比在家请护工节省一半以上,家属也摆脱了‘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的困境。”中心主任陈天水介绍。

馆前卫生院杨斌医生(左二)护士聂雪美(左一)为院内敬老院85岁患高血压、脑梗的马伯伯健康体检

继新桥中心“无陪护病区”率先突围,1+1>2医防养叠加模型也在多个乡镇迅速铺开。四都、馆前将乡镇敬老院建在卫生院内,由卫生院托管,“养中有医、医中有养”;河田、涂坊中心卫生院开辟康复养老专区,设立养老康复型床位等。

长汀逐渐摸索出“公立医院引领、社区卫生支撑、家庭病床补充”,具有鲜明山区特色的“医养一体”样板路径。全县老年人群健康指标明显提升,2021年人均预期寿命达82.13岁,高于全国(2021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78.2岁)3.93岁。

截至2021年底,长汀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94504人,8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老人总数的17.73%,百岁老人占比11.54/10万人。2022年,长汀县顺利通过“中国长寿之乡”申报认定。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重在管理。医共体牵头,试验区还在汀州医院设立慢性病管理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慢性病管理科,通过明确家庭医生职责,对红、黄、绿标患者分别采用电话随访、上门服务、门诊复查等不同的“管家式”跟踪管理。目前全县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率分别达92.3%和89.4%,相关重症发生率则较上年下降26.3%。

县里还专门建立了以群众满意度、获得感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绩效考评机制,自我加压,以考核倒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均等化。

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化,试验区围绕基层卫生健康命题,陆续交出了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样板、医养结合发展样板、医防协同融合发展样板、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样板等一系列答卷。2022年,长汀县域住院率75.80%,在省、市均居前列;县级两家公立医院住院患者平均医药费用6052元,是龙岩市最低;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同比下降0.23天。汀州医院在全省110家综合性医院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排名第二。

长汀,正探索出一条县乡医疗和公共卫生共建发展的新路径。刚满654天的长汀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通过帮助镇村留住“本该留住的患者”,诠释了“县强,乡活,村稳”的改革目标,以医生得成长、群众得实惠、分诊得落实、政府得民生为标尺,稳稳兜住了百姓健康的网底。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