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乡村产业既要“见物”更要“见人”
2023-08-24 12:46: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然而,乡村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资源要素瓶颈的明显制约,人才向乡村流动仍有诸多障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既要“见物”更要“见人”的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是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乡村产业兴旺除了要努力实现产业“物质层面”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更要不断突破人力资源和人才要素的支撑瓶颈,将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农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前乡村产业发展
“见人”不足的主要表现
一是产业发展政策执行有待更多农民主动参与。近年来,各地根据《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指导意见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已颇具成效,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乘东风”联结带动农户发展产业。但参与其中的农民更多地是从事生产劳动环节,产业经营管理、产品加工销售等产业链条却少见农民身影,农民缺乏深度参与产业、主动谋求发展的热情与动力。
二是本土人才储备和外来人才入乡有待增强。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难以有效满足产业发展所需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技能要求。2020年我国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人员占92.7%,且多从事生产性工作,经营型、技能型等农村实用型人才较为匮乏。乡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近年来虽然有了极大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
三是三大留守人员填补乡村劳动力空缺有待解决。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势头未减,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2亿人,跨乡镇的外出农民工就有1.71亿人,40岁及以下占比达65.8%。农村剩余人口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三留守”人员,难以填补乡村建设与发展需要的精干劳动力资源空缺。留守老人“膝下无人”,常年在困苦和孤独的陪伴下生活,形成特有的“寂寞老人”群体。留守妇女“身心不安”,不仅要独自承担劳务,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任,还要忧心家庭生计。留守儿童“心中无人”,常年得不到父母呵护,容易产生心理不健康问题,对社会产生潜在的抵触情绪和抗拒思想。
四是 农产品 品牌和乡村旅游人文价值亟待挖潜。地标农产品产自特定区域,依赖于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而发展,一些区域农产品品牌如“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安化黑茶”、“潜江龙虾”等闻名全国。但农产品品牌大多重视区域特色,而鲜少根植于人文因素去挖掘农产品的综合价值,缺少代表性企业品牌引领品类发展。乡村旅游规划地点多选择在大城市周边小镇和村庄,商业化气息、城镇化倾向较为明显。旅游活动大多限于“看看山、玩玩水、赏赏花”的初浅设计,对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内涵的深度开发不够。
五是农民融入产业链获取更多收益有待深化。乡村产业链整体尚不完备,农民大多参与生产环节,难以享受到加工和服务等全产业链环节的增值收益。农民通过家庭农场、农业公司、合作社等载体接入农业产业体系,但是组织中能人和大户占主导地位,农民的资源和劳动贡献被主要局限在初级环节。不少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经营规模较小,缺乏向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延伸的资本、科技、市场条件,地方特色不足。
乡村产业兴旺
需要凸显“见人”智慧的对策
一是强调以人为本,坚持问需于民。首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农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乡村产业兴旺成效的根本标准。尊重农民意愿,在“龙头企业+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等产业组织形式中,形成村干部、新型经营主体、农民共商共建模式,组织内部设立收集农民意见制度,定期与农民开会商讨改进之策。其次,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形成“村干部走访收集意见—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商讨对策—召开村民大会听取农民意见”等模式,明确农民内在的需求和诉求,切实把农民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的作用发挥出来。最后,政府牵线搭桥对接企业、MCN(多频道网络)机构。企业向农民定向采购农产品,农民开展订单种养;借助MCN机构打造农产品品牌形象、发掘和包装“网红农民”,运用网络频道销售农产品,拓宽农产品销路。
二是推动以产聚才,完善人才体系。首先,针对长期在乡村从事农业生产但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民群体,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先向其收购初级农产品,农闲时招其进入企业务工,充分吸纳这部分群体进入产业体系。其次,为生产经验丰富、熟悉乡村环境的“土专家”、“田秀才”提供到优秀产业示范园区学习的机会,学成后返乡创业或指导农民创业。最后,广辟引才渠道。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岗位待遇、完善晋升机制,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低息贷款、创业保险等保障,积极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开展合作。
三是优化公共服务,用好“留守”资源。首先,整合基层资源,持续优化公共资源布局和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断下沉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逐步向城乡结合部和边远农村地区倾斜,吸引劳动力回流。其次,充分利用留守人员这部分人力资本,引导留守老人在家门口建造小菜园、小果园,开办超市、理发店等服务门店,在家门口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最后,发动留守妇女闲暇时编制手工品,在自家院落开直播卖手工品,录制并运营农村生活、美食制作短视频,以 新产业 新业态促就业增收。
四是传承乡土人文与产业发展并举。首先,立足地方资源禀赋,建立地方志物产史料资源库,为农产品品牌运营赋予历史元素和文化内涵。具体可通过塑造农产品文化故事、开发特色文创周边产品、随产品附赠文化手册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其次,将乡村旅游与养老产业深度结合,开发面向老年人的沉浸式体验养老生活的旅游项目。创办棋牌馆、广场舞馆、老年人养生馆、垃圾分类科普班、智能手机培训班等文娱活动场所,根据前来旅游的顾客需求,为其量身打造体验项目。最后,推动博物馆等资源下沉乡村。依托博物馆建造与当地历史文化相契合的特色建筑园区,定期在园区开办农耕器具展览、特色手工技艺展览、特色农作物生长过程可视化展览等文化活动,带动当地手工艺品、原生态农产品销售。
五是完善分配机制,提高农民收益。首先,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留给农民,推动农业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品牌产品、卖服务转变。具体可通过由农户售卖拆包即炒的半成品、提供分拣搭配蔬菜包服务等方式,将原料加工包装为预制菜品,既增加产品附加值,也使农户直接获得收益。其次,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具备乡村社会关系网、在乡村具有一定声誉的“村庄经纪人”群体,使其对接小农户的组织管理,高效组织调动小农户参与全产业链发展,切实维护小农户的利益。最后,要完善利益分配机制,积极推进“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等多种合作方式,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 (2023-08-24)振兴乡村产业既要“见物”更要“见人”
- (2023-08-24)龙虎榜|英飞拓涨停 知名游资方新侠席位买入2804.44万元
- (2023-08-24)白夜极光维克觉醒材料介绍
- (2023-08-24)美国向全球宣布,计划在中国南海驻军!中国:发射两次导弹!
- (2023-08-24)北京经信局联合新京报贝壳财经发布|北京专精特新企业图谱再扩容
- (2023-08-24)强力新材:8月22日融资买入203.51万元,融资融券余额3.03亿元
- (2023-08-24)男篮名单公布!翟晓川:中国男篮加油 我们只有一个主队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