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徐汇,科创园区人才窗口示范效应辐射全国

2023-08-29 07:06:56 来源: 人民网

“生于兹,长于兹。”


(资料图)

一家深耕创业孵化24年的科技园区究竟有哪些“常青”秘诀?

故事的主人公,是上海慧谷高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前身是1999年5月成立上海慧谷高科技创业中心,是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徐汇区人民政府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组建的社会公益性服务机构,在国家发展建设满怀憧憬的迈向21世纪之际,呱呱坠地。

1999年,国家进一步加大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力度,推进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加快了科技产业化步伐。

彼时,在国家统计局每年一度发布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尚未出现“科创”“创业”等词汇,而地处上海西南角的上海慧谷高科技创业中心,却让上海交大学子的创业创新梦想,照进现实。

慧谷创业基地。慧谷供图

二十四年间,东方财富网、恒为科技、PPS、饿了么、硕恩网络、来也科技、欣兆阳等一大批上市及明星企业从上海慧谷中走出,“慧谷”以品牌输出的形式在上海、江苏和浙江先后建立了9个分园区和多个新兴技术创新转化功能平台。

风起

“人工智能风起时,进击的上海交大。”

几年前,一些国内科技媒体对于上海交大在人工智能领域培养出的人才不吝溢美之词。

这也侧面显露出两种现实结论:一是上海交大计算机科学学科实力的确力能扛鼎;二是交大学子在人工智能领域创业之风气早已凝聚成型。

来也科技创始人汪冠春正是长成于上海交大,功成于上海慧谷的其中一例。

汪冠春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是一位连续创业者,2011年回国后,他创办了一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推荐视频的网站。“我们相当于视频领域的今日头条。”汪冠春说。这家公司后来被百度收购,如今他们的技术还用于爱奇艺、百度视频等平台。

来也科技。来也科技微信公号 图

2015年,嗅到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风口的汪冠春再次踏上创业征途,创办了来也科技。由于是交大学子,他选择了慧谷孵化器,而慧谷也很快批准其入驻。在这里,他得到了全方位的创业扶持。

从工商注册、房租优惠,到投融资对接和政策申报,短短的4年孵化培育期,来也科技获得了慧谷全方位的创业扶持,也取得了飞速发展。在孵期间,慧谷团队成员对来也科技进行了多次调研,积极帮助其对接各大投资机构,组织园区导师对其商业模式、产品架构等开展多次一对一辅导。

同时,针对创始人汪冠春优秀的教育背景,推荐并辅导其申报了包括上海市浦江人才、上海海外高层次人才、上海市青年创业英才、上海市领军人才等多个项目,全部成功入选。2019来也科技顺利达到毕业条件,从慧谷孵化“毕业”。

从慧谷园区毕业的几年间,来也科技的收入持续保持120%的高速增长,已服务200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200余个政府部门及上千家中小企业,覆盖电力、银行、保险、通信、零售等多行业的企业客户以及数字政府、公共医疗、高校职教在内的公共事业领域。

2021年初,慧谷园区在调研了解到来也科技的“出海”野心后,再次成为它的“风帆”。慧谷积极利用多年的国际化网络,帮助来也科技开展全球合作伙伴的对接。同时,通过园区定向推荐,助力来也科技荣获了2021 AABI年度最佳火炬企业家奖(2021 AABI Torch Best Entrepreneur Award)。

目前,来也科技已组建超过100人的海外团队,分布于东南亚、欧洲、美洲的15个国家,并于今年初收购了法国对话式AI创业公司 Mindsay,在巴黎建立全新的欧洲R&D中心。这也是来也科技继2019 年合并奥森科技后,完成的首次海外收购,开创了中国企业通过收购欧洲创业公司来加速AI业务全球化的先河。

潮涌

“四位一体、四核联动。”

上海慧谷高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作鹏介绍,自慧谷成立之初就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交大技术转移中心、园区科技金融、文创金融服务平台开展全方位的业务和人员融合运作。 

慧谷构建起专业的服务管理机制。慧谷供图

这种密切合作带来的应用范式更是形成功能链——即以专业化园区载体为支撑,兼具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创业孵化、科技金融与创业投资功能的“四位一体、四核联动”的专业服务模式和业务运行管理机制,构建起涵盖大学生创业、国际创新、退役军人创业、女性创业和全周期成果转化与创业孵化功能链。

这几年来,慧谷除了开展成熟完备的公共基础服务,还针对创客团队和科创企业在商业计划、人力资源、市场、技术、融资、管理、政策等方面的痛点需求,通过对接学校、校友资源,与银行、投资机构、领军企业、专业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等开展深入合作,提供内涵丰富的专业孵化服务。

随着“慧谷”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一品牌也走出了上海,辐射向全国。

慧谷以品牌输出的形式在上海、江苏和浙江先后建立了9个分园区和多个新兴技术创新转化功能平台,其中有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3个国家级众创空间。

不仅如此,慧谷更是在服务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女性和退役军人等特色人才创业者的量级上不断突破。

数据显示,以2021年度为例,慧谷创业中心在孵企业共计94家,全年销售收入共计3.28亿元。园区现有孵化服务企业200余家,全年累计销售收入27.9亿元,上缴税收近1.7亿元。慧谷的科技金融、文创金融平台持续发挥效能,成功帮助24家企业,累计获批贷款金额1.145亿元。同时,在商标专利布局、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慧谷推出的特色人才服务品牌。慧谷供图

总而言之,慧谷秉持高质量的人才引进和服务工作是孵化服务的重中之重,并充分利用上海交通大学的优质科技产业环境和人才网络资源,支持学校“双创”人才培养,服务创新企业团队建设。

竞发

不仅仅是慧谷,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硬科技企业纷纷在上海徐汇茁壮成长。

近年来,徐汇区持续开展招才引智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高端人才和区域优质资源在徐汇创新创业、大放异彩。以上海沈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的道路上逐渐成长。企业的“磁波刀”超声精准无创治疗技术源自上海交通大学陈亚珠院士团队重大成果产业转化,经过近十年发展,已经实现了系列产品化,企业也正在徐汇的漕河泾园区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大会元宇宙论坛。漕河泾开发区供图

漕河泾开发区是上海同时具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三重功能的开发区,历经39年发展,漕河泾开发区依托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快自身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步伐,2022年漕河泾本部园区全年规上企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5000亿元;税收总额193.7亿元,是目前国家级开发区中发展速度最快、单位面积投入和产出效率最高的区域之一。

西岸数智谷位于上海西岸核心商务区,占地5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入选上海市26个特色产业园区,是上海市4+X融合创新载体,也是徐汇区对接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部署“一核一极一带”人工智能产业空间格局的重要支撑。西岸数字谷以西岸智塔为核心,整合绿地汇中心、东航滨江中心、航汇大厦、梦响强音以及在建中的滨江城开中心、阿里巴巴等载体,持续优化西岸数智谷产业垂直整合生态,深化人工智能特色总部园区建设,打造以西岸智塔为旗舰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增长极。 

西岸智塔。西岸数智谷供图

当前,西岸数智谷已集聚了众多高能级企业,持续释放产业磁吸力。未来,上海西岸也将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持续加快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强化协同、群策群力、叠加资源,充分发挥科创品牌链接效应,以更大的服务力度形成更高的服务能级。

【结语】

“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上海,坚持着力提升整座城市的人才服务意识,设身处地为人才着想,甘当人才服务的“店小二”,让人才从细微处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软实力”始终贯穿在上海人才产业链打造的全过程之中,不断提升着对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

海聚揽英才,卓越筑高地。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