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门:河南嵩县:“一村一品”振兴乡村

2023-05-16 14:51:29 来源: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这几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何村乡姜岭村很有名。村里搞起了连翘种植,利用连翘花和山上的各种花养殖蜜蜂,又搞乡村旅游和露营地建设,不仅从一个贫困村脱了贫,又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


(相关资料图)

甜蜜姜岭更有名的是一家出了两个博士。

初夏时分,我们沿国道344来到嵩县县城西南的蛮峪岭,岭上满山青翠,令人心旷神怡。在“甜蜜姜岭”驿站,有一个跨路的梯形“甜蜜姜岭”路牌,周边玫瑰花正在盛开,五颜六色很是漂亮。

顺着新铺着柏油的乡道姜箭路前行不远,有一个蜜蜂工场,上坡上养着几百箱蜜蜂,满山的连翘已经挂满青色小果实。

山坳里有一个叫阳坡的小村庄,这个村子不大,因老王家出了两个博士,在这一带名气很大。

在一座比较陈旧两层小楼的院落里,王建文正在打扫院落,整个院落虽然陈旧,但依然干净整洁。

老王今年64岁了,身体依然很硬朗,常年在村里干些农活和建筑类的工程;妻子头发花白,因常年劳作留下很多毛病,但依然是个闲不住的人。

前两年,老王夫妇俩不常在家,在宁波帮大儿子带孙子孙女,只有家里忙时才回来。

说起这个家和俩孩子,一脸沧桑的老王充满了感慨和兴奋之情。

姜玲村地处丘陵山区,地势较高,地全是旱坡地靠天收,人畜吃水困难。过去,人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红薯饭,缺衣少穿,生活很困难。

老王高中毕业后,尽管学习成绩不错,但也没有被推荐上大学,只好回村当了一名民办老师,教过小学、初中,教过语文、数学、物理、体育,基本上是个全能老师。后来民办教师整顿加上家里负担大,他就凭着一手砌墙的好活,进建筑队干活,随后自己带领十几个人给村民盖房子,给单位搞建筑,日子渐渐好起来,在村里盖起了第一座两层小楼。

住在同村的妹妹家用土法养了一窝蜜蜂,每年老王带着孩子去妹妹家串亲戚,妹妹偶尔会送些蜂蜜、黄蜡等,让给孩子治咳嗽、积滞等病。

当过老师的他就顺便给孩子讲蜜蜂和蜂蜜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只有勤劳才能创造甜蜜生活。没想到这个故事却牢记在俩孩子心里,俩孩子像蜜蜂一样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人生之路。

无论寒暑,无论在校在家,大孩子王静刚总是苦学不止,终于考上河南科技大学,后来又考上硕士、博士,现在成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教授级高工,博师生导师。

小孩子王静磊比他哥小8岁,哥哥是他学习的榜样,从7岁开始就自己住一个房间,自己独立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中原工学院毕业后考上硕士,硕士毕业后又考上浙江工业大学博士。

孩子有出息,老王很高兴,但他的压力更大了。两个孩子上学的学费、生活费,加上家里的生活开支、老人的生病住院等等,这对于一个山区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于是,老王夫妇俩像蜜蜂一样,日夜劳作。“那时候,家里只要有一百块钱,甚至不够一百块,借点也要凑够一百块存起来,真是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一心想着攒钱,让孩子们上学。”说起供孩子上学,老王感慨万千。

今年,村里开展乡村旅游和露营地建设,老王回村发挥专长参与建设,起早贪黑忙个不停。

“人就像蜜蜂一样,只有勤劳动,才会有多的收获,才能让自己生活好,还能给别人带来甜蜜和幸福。”说着话,老王抓起工具又干了起来。

嵩县叶岭村距县城10分钟车程。以前,全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增收门路不多。

董广聚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成立了民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筹资40万元,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1076亩土地,打造高标准“千亩丹参种植基地”。

叶岭村合作社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四三二一”“叶岭模式”运营模式——合作社继续发展资金占比40%、流转土地群众分红占比30%、村级集体经济占比20%、合作社管理人员工作补助占比10%。

通过“租金+薪金+股金”“三金”模式,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嵩县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高标准打造桑蚕养殖、食用菌种植、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基地;成功创建伏牛山写生基地、德亭里仁花海、木植街升坪花谷等一批乡村旅游点。截至目前,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6万亩,蚕桑种植达2.3万亩,食用菌稳定在1.5亿袋,特色种植达26万亩,牛饲养量达10万头,羊饲养量达到28万只。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